訊息公告


發布日期 2022-07-06
標 題 公共服務:《 組織學概論 I 》
內 容

公共服務:《 組織學概論 I 》

作者:蔡豐州 理事長

  組織,和產業是密不可分的, 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
  人加入了形形色色的[社團],很多人知道它‘’好像‘’很重要,但是非常不了解,「熟悉卻陌生」的尷尬矛盾定位。對於[組織],概念模糊。尤其,心裏充滿了OS: 常覺得加入組織要幹嘛?又是另外一個聯誼,吃飯,喝酒,交朋友的社團?賺錢,搞自己的東西都來不及了?加入「有用」嗎?有好處好康的嗎?CP值高嗎?您是不是覺得自己個性又不適合?浪費時間!以前加入的團體,又沒做什麼事!爭取權益過程,會不會被查水表?遇到罰款,糾紛的時候,心裏很不爽,但是,身為一個小老百姓,遇到法律,遇到公務員,就是沒輒?⋯⋯⋯

  負面刻板印象,無盡的無解?!

  人既然沒辦法離「群」索居,因此和眾人接觸是必然的,無論你唸書,社團,工作,家庭,公司,教會,人民團體⋯⋯都得和別人相處接觸。而眾人之事,就是「政治」,即使這兩個字已經被污名化。無論如何,人類需要廣義的「組織」,組合眾人織出想要做的事!

  然而團體,組織何其多?我們受夠了傳統組織的一些鳥事。該如何面對「組織」?

  講一個故事:

  1976年,加拿大蒙特利爾奧委會為了舉辦奧運會,大興土木,新建包括奧林匹克中心在內的一批大型體育場館和奧運村,結果導致費用飆升,最後出現了10多億美元虧空。一共只舉辦了15天,卻使蒙特利爾市的納稅人背上了20年債務,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全部還清。於是,這屆奧運會有了一個特別的稱號——「蒙特利爾陷阱」

,也可以用來説:誤入某[模式叢林]的小白兔,本來以為很多好康,結果,沒好處。

  接著,1980莫斯科奧運會被抵制(入侵阿富汗)⋯⋯慘,還有更慘,後來,甚至沒有國家想申辦奧運會!

1894年成立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(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,縮寫:IOC),1896年在雅典舉辦第一屆奧運會,4年一屆。然而?這「組織」,「產業」,卻越辦越小,越辦越差,問題叢生,形象不佳,該何去何從?有沒有很熟悉,老組織,老組織,老問題,類似的問題。

 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問題,都是如何解決的「原則性問題」!沒有什麼絕對的好或壞。

  就在奧運會沒有人看好,即將踩剎車熄火的時候,1980年當選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「薩馬蘭奇」(Joan Antoni Samaranch i Torelló),才扭轉了即將破產的局面。

  很多書,很多人都在廢話「組織再造」,但是,作法空泛,低效。

  自此針對問題,逐一解決,靈活用「擴大」的公組織原則,不受限體制,不預設立場,不優柔寡斷。如同Elon Musk所說:「考慮「實現途徑」,而不是爭論「是否可行」。」

具體措施如下:

1,解除僵化規定:專業化,打破過去只准業餘選手參賽規則,讓職業選手加入,廢除女子不得參賽,增加可看性;增加項目⋯等,擴大「小會員」定義,修改章程辦法

2,廣泛政治遊說:例如,國際化,親自跑各國政府,弭平歧見,拉入中國⋯擴大「大會員」定義,拉入一直沒加入的

3,彈性經費籌措:沒錢?是組織發展最重要的致命傷。適度商業化,原先從各國自籌經費,克服不要商業介入的假裝避嫌,迂腐思維,自此開始:廣告商贊助,電視轉播,聖火傳遞販售,餐飲指定⋯⋯擴大「財源」,保證經濟獨立性和自主性。

4,深化會員服務:改善並重視選手和會員國權益,除了解決個別或是行政問題,藉由「局」的美化,雙向提昇光榮感和個體實質利益。例如:選手商業價值,會員國旅遊收益和內需,廠商的廣告效益藉由組織活動的成功而共同受益,具體實現「分享」才能「共享」。

  結果,讓奧運會起死回生,成為全球性規模,政商影響力破表的搶手貨!

  伴隨而來的,就是老批評:奧委會組織不扁平化,意見,問題無法上達;醜聞⋯等等。

   可見組織和產業仍是需要不斷「整形」和進化的,不分環節。限制,章程,辦法,⋯要逐一改進,才能創造重生。 不能改變的是最「基本定義」:「奧運會」,這是唯一的天花板,唯一的限制,只限於運動。但是,換個正面思考角度來說,改變名稱的定義,就可以再次突破!兼顧理想和現實的平衡,才能注入活力。有人會問:一個組織的分寸和尺度在哪?初衷要多「純」才得體?沒有標準的一致答案。畢竟,「生」,才能,「存」,生活一定要顧,才有資源做會員服務,延續和壯大命脈。

  組織有成份「多元」的先天基因,以及被需求性,正式性(半官方性),服務性,資源累積性,甚至有固定架構,基本成員和歷史基礎基本盤,是私組織無法比擬的藍海。它能夠給所有人福利,提供足夠大的舞台,平台,只要您願意!

圖 片 圖片
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

關閉 [X]
關閉 [X]